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代码: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是我校首批单独招生的本科专业之一。本专业2003年与河南师范大学联合招生,已有15年的办学历史,如今已有11届毕业生,共计700余人。专业群中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2005年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二批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9年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南省特色建设专业,2011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项目”专业。专业群中的通信技术专业2014年被确定为河南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具有较为完备的教学科研设施及实验设备,已成为电子信息产业高科技人才培养的摇篮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地。
学制与学位:学制4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理想信念、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素养,拥有就业创业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理论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能够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等领域从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面向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
主干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子电路CAD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DSP原理等课程
实践环节:电路分析基础实验、电工电子实习、电子技术综合课程设计、电子电路设计与制作、嵌入式系统开发实训、电子系统设计技能实训、通信工程施工、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
办学条件:本专业拥有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1076万元,专业藏书58618种、共计306846册,还拥有多个中文和外文数据库;校内建有“中兴通讯综合实训中心”、“万新电气工程训练中心”等实习场所,以及校内实训场所21个和校外实习实训场所11个,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
师资队伍:专业技术带头人2人。本专业拥有专任教师41人,其中教授7人,副高级1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1%;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教师3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2.7%;本专业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河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3人、“新乡市科技工作先进个人”1人;具有“双师”教师资格37人,占专任教师比例90.2%。
就业面向:本专业服务于信息产业、电力、水利、教育、金融、电信、计算机企业及通信信息领域、电子信息领域、国民经济以及国防工业各部门。从事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等方面的技术工作及教学、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着力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具有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专业核心技能与相关知识,能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开发型高级技术人才。
毕业生主要面向信息产业、教育、金融、电信、计算机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维护、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工作,担任相关职业的工程师、设计师等。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能够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要课程:
电路分析理论、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信号与系统、电子测量技术、计算机通信网、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射频电路、传感器原理及应用、EDA设计技术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信息产业、教育、金融、电信、计算机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维护、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工作,担任相关职业的工程师、设计师等。
背景预测
该专业是前沿学科,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及人们日常生活等都与电子信息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全国各地从事电子技术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应用的企事业单位很多.,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这样的企事业单位会越来越多。为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培养一大批具有大专层次学历,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适应现代电子技术发展的要求,从事企事业单位与本专业相关的产品及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销售及售后服务、新产品技术开发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市场对该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有着广泛的就业前景,毕业生可从事电子设备、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工作。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信息产业、教育、金融、电信、计算机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维护、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工作,担任相关职业的工程师、设计师等。
就业前景
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中国IT行业起步至今有十年,很年轻。新鲜的事物、朝阳的产业总是备受注目。正是这个原因,计算机专业迅速成为高校的热门专业,不少同学削尖又再削尖了脑袋往这个象牙塔里的象牙顶钻,或为兴趣,或为谋生掌握一门技能,或为前途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比前几年的计算机专业的火爆,这个专业的选择渐趋于了理性和客观。学生和家长考虑更多的是一种基于更利于个人长远自我发展的出发点。